漫畫先號 · 動漫 ·

又見定格動畫:每一幀都是童年的定格回憶

前段時間,B站上定格動畫《風雨廊橋》的預告片圈粉無數,那逼真的質感,緊張壓抑的氛圍以及流暢的動作,都是那麼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幾秒,但卻憑藉著精緻的製作效果引得不少人為之驚嘆。相信很多70、80後對定格動畫都不會感到陌生,陪伴了許多人成長的《阿凡提的故事》《孔雀公主》《沒頭腦和不高興》《東郭先生》等等,都屬於非常經典的定格動畫,說到這裡,現在是不是很想重溫一下這些經典之作呢?

定格動畫,顧名思義就是逐格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使人物或你能想像到的任何奇異角色產生活了一般的動態效果。定格動畫中的材料取材很廣泛,比如黏土、橡膠、矽膠、軟陶、石膏、樹脂等等。這種動畫形式的歷史甚至比手繪動畫的歷史更為久遠。

克里斯·西克爾斯(Chris Sickels)

印第安納州格林菲爾德的插圖畫家克里斯·西克爾斯(Chris Sickels)在一個小農場長大,經營自家的農場似乎成了他唯一的選擇。但對藝術的熱愛與天賦,為他開闢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經過多年努力,他獲得了辛辛那提藝術學院的通信設計BFA插畫獎,隨後創立了自己的紅鼻子工作室。他從插圖開始,一點點積累,現在專注於3D插畫和動畫設計。

從那以後,克里斯的作品被大眾和一些專業機構認可,他的定格動畫也在洛杉磯國際短片電影節和蒙特婁定格電影節上映。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除了喜歡定格動畫外,還非常喜歡哈雷電單車車,並專門設計了一款騎著哈雷電單車車的小木偶。

克里斯的工作室中擺滿了曾經做好的木偶,一進入工作室就像是被上千雙眼睛注視著,那種感覺奇特又充滿趣味。定格動畫的準備工作通常從一隻木偶的草圖設計開始,一般會根據草圖的設計而選定合適的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電線、泡沫、黏土、織物、木材、紙張、油漆等等。當人物塑造完成後,便會進行初步的場景搭建工作,隨後會根據整個場景的雛形等比例製作各個細分場景中的人物和布景,為最後的成品做準備。這些微縮場景裡面的人物、服裝、背景、道具等都有著精確的尺寸要求,且幾乎都需要純手工完成。短短的一個影片片段就需要拍攝成百上千張照片,還需要隨時根據場景的變換而調整位置、燈光布景等。最後再借用Photoshop和Premiere等工具逐幀捕捉圖像,直至最後成片完成。

克里斯製作的小木偶造型奇特,與其獨有的風格相結合,形成了「剛而感其鋒,柔而迷其韻」的獨特藝術魅力。通過不同的場景和動作表達著角色快樂、悲傷、好奇等不同的情緒,使得內容豐富而有趣。精緻的場景造型設計提升了整個畫面的觀賞性,那些精裝的房屋、舞台以及充滿想像力的戶外場景,還有遙遠的星際之旅,那些或搞笑或溫情的畫面,都在這小小的片場布景中逐一完成。

在定格動畫的創作中,材料的應用決定了最後影片的成片效果。從簡單材料的直接擺拍到綜合材料的精細雕刻、數字操控拍攝等等,材料在定格動畫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取材精良的定格動畫由於製作成本高、耗時長,在近年逐漸走向沒落,全球也只有零星可數的幾個團隊還在堅持創作著。比如荷里活的新貴「萊卡工作室」,他們創作了四部定格動畫的代表作品:《盒子怪》《鬼媽媽》《通靈男孩諾曼》和新番《魔弦傳說》。

可以說定格動畫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但也因製作耗時等原因慢慢退出了動畫舞台,畢竟,自由度低是定格動畫的一大劣勢。眾所周知,越接近意識的形式便越自由,反之限制也會逐漸增多。由此判斷,三大主流動畫單論自由程度而言,平面動畫遠超3D動畫和定格動畫。舉例來說,在定格動畫中,一個動畫人物的一次轉身需要一秒鐘完成,轉身的過程需要經過24次調整到位,這一秒就包含了24幀畫面。這代表著電影中每一秒便需要作者擺拍24次,且每次都需要改變人物的表情動作,可以說相當耗時耗力。但同時,如果只是出於興趣,簡單的定格動畫製作門檻並不高,投資成本也較為可控。其製作材料幾乎全部可以取材於生活,甚至是戶外採集的花草、廢棄的垃圾都可能成為拍攝中的精緻布景。此外,這樣的定格動畫,其拍攝和製作過程通常也只需要藉助相機、電腦等工具即可完成。

雖然定格動畫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衝擊下,早已趨於劣勢,但幸運的是,依然有像克里斯這樣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打磨的人,以匠人精神製作著自己心中的定格動畫。只因每一次擺拍,定格的不僅是一張張畫面,也定格住了美妙的童年。

關於定格動畫,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呢?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童年回憶吧!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