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萍水相逢」、「漁舟唱晚」這些成語在今天都是耳熟能詳,而這些成語都出自一篇著名的駢文《滕王閣序》。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再回顧這篇文章。
《滕王閣序》,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公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以「更衣」為名,憤然離席,專會人伺其下筆。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台隍枕夷夏之郊,賓主盡東南之美」,公聞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於勃側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就這樣,滕王閣序誕生了,滕王古閣,一序傳千秋。
年輕的王勃不知道,這次出行,最大的收穫已經在這次宴會上成就了。就是在這篇文章里,我們讀到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妙文句。並且,在這篇美文之中,給中國語言寶庫留下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萍水相逢」、「漁舟唱晚」等二十多個成語。閣以文傳,文以閣名,王勃的名字便永久地與滕王閣聯繫在一起。王勃更不知道,這篇文章,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大家地位。此後的李白於黃鶴樓賦詩、范仲淹為岳陽樓作記,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王勃的影響。後來的韓愈為此閣再次重建著文時稱,「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看看啊,連著名的韓愈同志,對能與王勃同作賦文都感到自豪。
天妒英才,風生水起。海上的風浪不知什麼時候,越來越大。王勃驚恐地預感到了什麼,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大海在發脾氣時,容不得人喘息,驟起的風暴打斷了王勃的暢想,他在途中許下的「願承歡而卒歲」的願望成了泡影,他在文中提到的「長接席而寡仇」的理念,還有「才有用兮用有時」的奮鬥目標,連同他那瘦弱的身軀,被巨浪無情地吞噬。船沉,不幸溺水驚悸而亡。詩稿飄零,落入大海,莫非大海也想將他做為知己?
可憐一代匠才,魂歸大海。魄散珠胎淹沒,芳銷玉樹沉淪。才長命短,令人扼腕嘆息。一代才子,留給後世無窮的念想。
倒是王勃死後,素不相識的越南當地民眾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建立廟宇,可惜在二十世紀的一場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毀,只剩殘垣段壁,但塑像仍被保存了下來。這些,年輕的王勃一定沒有想到,也許應了他的那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話吧?而這句話,在今日中國的外事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並由當初王勃的個人情感,上升到了更為豐厚的邦交內涵。
王勃的《滕王閣序》我讀過很多遍,每讀一篇,腦子裡總是在幻想著他短暫而光華的一生。人生、生命、命運,在王勃身上是怎樣的一種交織,讓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用青春證明了熱血,用短暫證明了永恆。
/完/
更多您感興趣的內容,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讀經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