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當建築對話公共空間」國際論壇暨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臨港聯合展開幕儀式在臨港新城順利舉行,以下是「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相關報導。
作為本次聯合展的重頭戲「當建築對話公共空間」國際論壇,以「未來城市空間的藝術打造」為主題,為來賓呈現了一場具有「國際性、公眾性、實踐性」的精彩論壇。席間諸多國際建築大師及藝術家集思廣益,共同探討臨港這一新型城區的未來空間發展形式,構築兼具功能性及藝術美感的城市空間。
▲ 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臨港聯合展展會嘉賓及建築師合影
▲ 「當建築對話公共空間」國際論壇開幕儀式▲ 「當建築對話公共空間」國際論壇現場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副院長,知名策展人李翔寧、美國MIT建築系前主任、教授,同濟大學教授,非常建築主持建築師張永和、2017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來自西班牙的RCR建築事務所Carme Pigem、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柳亦春、當代藝術家展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蘇丹和首爾大學建築系教授裴炯勇分別圍繞「建築、藝術與公共空間」的主題進行探討,為進一步提升臨港空間品質、打造多元化城市空間魅力獻言獻策。
此次聯合展還邀請到知名建築師團隊,通過構築物傳達空間藝術理念,闡釋未來空間中的人與環境的多重互動關係的設想,精彩活躍的青年建築師主題聯展,以模型展和文獻展的形式,展現更為年輕和開放的空間理念,為打造臨港「城市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目標提供各種可能的設想。
▲ 展品林泉高致集實體圖 ▲ 展品「柔物 ▲ RCR建築事務所Carme Pigem正在觀看展品「雲亭」為了創造一個與傳統空間不同的氛圍和空間,我們打造一個能激發人們情感感官的空間,通過一年四季的變化帶來不同的藝術效果,同時也能滿足人們基本的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Carme Pigem
▲ 雲亭實景圖
精彩活躍的青年建築師主題聯展,以模型展和文獻展的形式,展現更為年輕和開放的空間理念,為打造臨港「城市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目標提供各種可能的設想。
▲ 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臨港聯合展展館外景 ▲ 青年建築師聯合展展廳布置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委常委、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書記、常務副主任陳杰;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賀遵慶; 浦東新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局長關也彤;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陶明昌出席論壇。
李翔寧 X 鳳凰藝術
(以下為了方便閱讀,「鳳凰藝術」= Q)
▲ 李翔寧,此次活動的主策展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長江學者青年學者,知名建築評論家和策展人,哈佛大學客座教授。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委員會(籌)秘書長,國際建築評論家委員會委員。
Q: 能否介紹一下「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和「臨港新城與公共空間的未來連結」的策展理念?
李翔寧: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this CONNECTION連接,共享公共空間的未來」探討的是城市化進程中,各種原因形成的斷裂關係如何轉化為連續開放、舒適可達的未來公共空間的形態。臨港,作為衛星城市,其在地理上與市中心的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如何跨越這物理的距離,在理念上與上海未來保持一致,探討臨港新城特有的公共空間的未來形式。
我希望能夠把展覽作為一個城市更新或文化激活的工具,所以選擇了「連接」這樣一個策展主題,意在連接不同的區域、城市地段和不同背景的文化。儘管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展區放在了上海浦東新區的民生碼頭,但市政府也希望對文化的影響不要局限於主展場,希望全市的各個區縣都能有一系列活動來配合這個主展場的活動。
因此臨港新城主城區滴水湖畔港城廣場作為分展場就邀請我策劃「臨港新城與公共空間的未來連結」——「城市空間藝術季」聯合展,通過臨港新城建築大師空間藝術論壇、「藝術空間構築物」揭幕和青年建築師主題聯展三部分內容多維度探討臨港新城未來藝術空間的可能性和延展性。因此我邀請了一批上海的青年建築師來展現他們對未來城市和建築的思考,他們在展區里呈現了三個大型裝置,同時也與臨港的戶外空間和在地環境構建了很好的互動關係。
▲ 主策展人李翔寧向與會嘉賓介紹「藝術空間構築物」▲ 主策展人李翔寧向與會嘉賓介紹「青年建築師聯合展」
這些裝置作品在概念設定和實際操作中都是跟「未來」有著緊密關係的,比如「雲亭」項目里的建築師就使用了3D列印技術對未來進行一種技術探索,而「柔物」項目則是討論了建築材料如何跟新型結構的形式結合去創造一個適合遊憩和休息的空間,最後「林泉高致集」項目雖然使用了傳統的木材,但在加工過程里使用了多層複合和機器人彎折的技術,這些都體現了未來城市建築的發展趨勢。同時,我們也發現這三個作品在文化中的意向非常貼近中國傳統文化的格調和形象,比如雲、帳篷和林泉之志,青年建築師們在面向未來的同時,也在跟傳統進行一種連接的動作,這其實是整個展覽的策劃出發點所在。
▲ 雲亭夜景圖 ▲ 同濟大學教授,非常建築主持建築師張永和等嘉賓在體驗展品」柔物「 ▲ 展品林泉高致集夜景圖Q: 你如何看待建築與藝術、文化的關係?
李翔寧:以前我們理解建築都是出於一種功能性的考量,把建築師的設計當作一種營造空間的手段,今天我更希望從文化角度來討論建築。那麼文化其實分兩種,一種是傳統文化,一種是當代文化。我覺得當代藝術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傳統文化,並把它轉化為一種具有創新性的力量,建築師可以從這種文化的討論中受益。比如,張永和之所以創作《尋找馬列維奇》,本身就是從藝術家的作品中得到了一種靈感,還有像柳亦春也是在與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使得他對於當代建築的理解也跟以往不同。
關於使用藝術本身的語言,我們關注的是一種抽象化的藝術,與此同時,也給大眾帶來一些東西。因此不僅僅是一些高級的藝術,不僅僅是為建築師或者是藝術家做的東西,而是使用有自己語言的東西,一個為公眾服務的東西。
——張永和
眾所周知,在西方傳統的藝術史中的三大視覺藝術門類就包括了建築、繪畫、雕塑,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史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於當代建築涉及了更多技術的成分,我們把建築認為是一種理工學科,對它的美學和文化意義探討比較少。現在我覺得建築師的作品除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需求之外,它還可以再往前去尋找一個文化意義上的使命感。比如建築師可以從當代藝術的案例當中得到很多借鑑,同時如果建築師能和藝術家有個好的互動合作,大家可以在交流中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理解彼此,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
▲ 張永和,《尋找馬列維奇》,攝影:田方方
Q: 你如何定義「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
李翔寧:首先是可持續城市規劃,包括智能城市,或者生態城市;第二個是建造技術的突破,或者是節能方面的建築實踐;第三個是數位化的設計,包括機器人建造和從設計到施工、應用、工程管理的建造流程研究;第四個是歷史保護和建築更新,因為我們意識到當今城市發展的範疇內,不再需要進行無序的擴張或建造新城,而是在既有框架內重新思考我們的空間,對原有品質進行提升,而不是拓展新的空間。
▲ 青年建築師主題聯展,文獻展▲ 青年建築師聯合展」現場
Q:你如何看待上海的未來城市走向?
李翔寧:上海體現出的國際化和城市管理水平是在全國領先的,這對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來說非常關鍵。與北方那種強勢的文化風格迥異,我認為飽受海派文化浸潤的本地建築師們可以運用自身的柔性和理性,為上海創造一種更加注重文化與實用性結合的城市未來。
▲ 藝術家展望Q: 能否介紹一下你過去和建築師合作的藝術項目?
展望:2011年,我第一次跟荷蘭建築師團隊MVRDV合作的項目叫「假山疊塢」,考慮以積木狀的元素打造一個「垂直村落」。有趣的是,項目之初我們發現台北的居民喜歡在樓頂加蓋額外的房間擴大使用面積,荷蘭建築師以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養雞養鴨,我就跟他們解釋說因為亞洲的居住空間都很小,所以人們在不斷地偷空間,而我們合作的初衷是為了借鑑在地生活的人民智慧。
剛開始荷蘭人設計出來的空間都是規矩的方形,但我提議可以把空間概念變成打碎各種形狀,就跟中國人堆假山似的,再把這些形狀堆起來變成一個非常奇怪的建築。在整個過程中,我試圖把亞洲人居住街巷的自然生長的哲學,融入到西方人的那種規範工整的建築設計思維中去,形成一個比較幽默的結果。當然這個項目只限於模型,在台北參與了一個展覽的呈現,並沒有在實際空間裡去實施出來。
▲ 假山疊塢
我去展老師工作室參觀的時候,發現不鏽鋼材料對我產生了特別大的興趣。這是展老師通過不鏽鋼把真的石頭拓出原本的機理和形狀,形成了這樣的假山,這個假山對藝術家來說是一個「獨石」的形態,通常建築意義里假山是人能鑽進去的,是空間的概念。
——柳亦春
2015年,上海紅坊的首屆「1+1空間藝術計劃」邀請了我和建築師柳亦春攜手共創《蛋糕卷圍城》和《花草亭》兩件作品,創作源於對歷史街區的鄉愁和城市建設的思考所起,經數月思想碰撞,在不斷尋求雕塑與建築之間的視覺平衡和內涵融合中孕育而生。在《蛋糕卷圍城》中,觀眾行走在左手是溫潤的土牆,右手是冰涼的不鏽鋼牆形成的通道中,溫與涼透過人體而中和且中庸。
做為唯一有靈性的生物本身與土牆、不鏽鋼牆之間,正如一塊好吃的蛋糕卷,隱喻我們這個時空段共構的一個自然結構場,一座蛋糕卷式的圍城;《花草亭》則是一個暗喻支撐與覆蓋的空間,是人類有意識地建造的最基本的建築語言,它的原型可追溯到勞吉埃爾德的「原始棚屋」,它代表著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遮蔽需要,它同時也帶來了人類與自然之間永存的糾結……或許這恰好代表著都市的困境,自然因為人工的力量得以懸浮在空中,仿佛成為另一種物質。一個美麗的困境。
▲ 藝術家展望在《蛋糕卷圍城》作品內
▲ 展望,柳亦春,《蛋糕卷圍城》
▲ 展望,柳亦春,《花草亭》
Q: 你如何看待建築與藝術的關係?
展望:我認為現在的建築充滿了過度設計,我們看到的都是人工建築,它沒有生命的氣息,也沒有人性。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你會看到房地產商不斷委託建築師去設計相似的建築體,使得不同的城市變得越來越雷同。在西方國家這種情況要好一些,他們有很多傳統建築,旁邊偶然會出現一個現代的建築,這樣的情況還可以接受。在中國我們找不到傳統建築,目光所及全是現代建築,都不大適合人居,人待著很不舒服。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把老百姓遷走,然後找一個特別有名的建築師給城市設計很多現代建築,真正進去居住的感受是非常不人性化的。
我是藝術家也是雕塑家,我看世界有我固定的角度,不是從規劃建築的角度,從我自己創作的角度來看,我們搞藝術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是體驗生活。
——展望
總的來說,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或者行走都比較關注和欣賞那些把設計融入生活的建築,它們是設計師和居民一起不斷地去跟生活妥協、協商的結果。這樣的作品既體現了住戶的需求,又有建築師的設計在裡頭。我覺得年輕一代的建築師應該在腦子裡思考這個問題,他們以往在大學的學習更多注重空間造型理論和建造技術的方法。但其實藝術的訓練跟建築的訓練是不太一樣的,你要觀察生活,然後從生活中去提煉。所以藝術家的思維方式跟建築師、設計師不太一樣。
Q:你認為未來的建築和藝術將如何結合?
展望:我希望建築跟藝術的結合不要局限於某個建築師跟藝術家的項目合作,而是讓建築設計跟藝術思想結合。不是你在這設計個房子,在那設計個房子,不是去彰顯建築師的理念和藝術家的觀念,而是注重於建築本身跟人性的關係,我覺得這是未來建築要考慮的。這個領域應該少一些行政干預的規劃,多一些田野調查和日常生活的觀察,可能更有利於吸收文化的養分營造一種自然的生成和發展。
▲ 上海港城廣場,臨港新城滴水湖俯視圖
當建築對話公共空間——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臨港聯合展
主 辦 方 :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管理委員會
協 辦 方 :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承 辦 方 :上海展博置業有限公司
策 展 人 :李翔寧、姚微微、方昕
開 幕 式 :2017/11/04,13:30
展覽時間:2017/11/04 - 2018/1/15
展覽地點:臨港新城滴水湖畔港城廣場(環湖西二路88號近海港大道)
紅色預警,高能來襲!
「鳳凰藝術」的有鹽君又來搞事情啦!
這是一個不無聊的群,
現在加入「有鹽1001種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隨時搶到DIY、插花、陶藝、音樂、戲劇、親子等活動優惠券和大紅包哦!!
第一時間Get各種好玩又不貴的活動!!
掃有鹽君二維碼,帶你入群哈!!
這麼好的新展覽 不點圖去看看?
▲ 丹·格雷厄姆 — 精選輯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