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廳
公眾號ID:jxsjyt2015
關注
一句「意映卿卿如晤」,將人們的思緒帶回1911年4月29日廣州起義之前的那個深夜。當時正值南國暮春,在這樣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卻提前給妻子陳意映寫下了訣別信。
今天小編為您帶來的是:宜春幼兒師範高等學校展演作品《與妻書》,一起聆聽林覺民烈士的心聲。
背景故事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閩侯人。1902年考入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
1907年東渡日本留學, 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1911年4月27日,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轉戰途中受傷力盡被俘。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在廣州天字碼頭被槍殺,年僅24歲,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悲啼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
吾生平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摹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尋我乎!一慟!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與妻書》又名《與妻訣別書》,是林覺民在廣州起義三天前寫給妻子陳意映的訣別信。信中,林覺民思緒澎湃,委婉曲折地敘寫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的深沉的愛。文章緊緊圍繞「吾至愛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這一矛盾複雜的感情,寫得纏綿悱惻而又豪情滿懷。
巾短情長。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統治,林覺民懷著「以天下為念」的道義擔當,在家國大義中毅然舍小家為大家,不負蒼生卻負卿。林覺民被捕後面對面對清廷會審,堅持主張,毫不屈服,「侃侃而談,暢論世界大勢,以筆立言,立盡兩紙,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發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死也瞑目」的壯語,表現出「為國犧牲百死不辭」的英雄氣概。他慨然赴義,與其他民主志士一起書寫下現代史上碧血黃花的悲壯,踐行了「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錚錚誓言,令後人深深銘記、永遠懷念。
更多內容 輸入關鍵字
✔回復「高考」,您將收到江西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系列內容。
✔回復「歷史消息」,您將可以查看往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