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這是冬季的起始節氣。習慣上,人們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立冬之時,萬物終成。立冬時節,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坼(chè)。
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古人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對此,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宋英傑這樣解讀:「水始冰和地始凍很好理解,『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指大鳥,蜃為大蛤,是說立冬後,大鳥幾乎銷聲匿跡了,而在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大鳥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當然,這只是古人的臆想。」
「習慣上,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宋英傑說:「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糧入倉,菜入窖』,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了。立冬在古代社會可是個重要的節日,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皇帝有出郊迎冬的儀式,並賜群臣冬衣,撫恤孤寡,以安社稷。」
出產氣象諺語最多的節氣之一
古人非常重視立冬這個節氣的氣候結點意義,所以立冬是出產氣象諺語最多的節氣之一。那時候,人們常常依據立冬日的天氣來占卜未來的氣候特徵。「立冬晴,一冬凌。立冬暖,今冬暖。」「立冬無雨一冬淨,立冬落雨邋遢年。」「立冬打雷三趟雪。」「立冬雷隆隆,立春雨濠濠。」「立冬打了霜,夏至干長江。」「立冬不涼數九冷,數九不冷倒春寒。」
「秋冬交替,雨在消減,而『雨』字頭的很多天氣現象在增生,例如:霜、霧、霾等等。」據宋英傑介紹:「近45%的霧霾天氣發生於冬季,發生機率遠遠高於其他季節。
「立冬之後,便是北方初雪時節的降臨。」諺語說「九月田垌(dòng,田地)金黃黃,十月田垌白茫茫。」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大地便卸了妝,重新以素顏示人。
古有「暖爐會」、「爐節」
「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既然寒冷的日子自古以來註定是歲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要為之「不樂」和「鮮歡」呢?
唐代之後,北方地區農曆十月初一生火取暖逐漸成為一種不約而同的民間習俗,名為「添火」。開爐的第一天很像是一個節日,被稱為「暖爐會」或「爐節」。按照清代《燕京歲時記》的記載,那時候的北京是農曆十月初一添火,二月初一撤火,與現代北京的供暖期時長比較接近,但開始「添火」的時間比現在要早。
宋英傑認為:「大陸性氣候的冬天,往往是轟然降臨的。一輪大風降溫,便迅速地強行拉近了我們與西伯利亞的距離。立冬,通常是一年中氣溫下降速度最快的時節。」
「以風鳴冬」的寒冷時節
「年年歲歲夏相似,歲歲年年冬不同」,立冬之後,由北到南,氣溫梯度明顯加大。立冬時,諸如蘭州這樣的北方城市儼然已進入「以風鳴冬」的寒冷時節。
「『以風鳴冬』,是冬季與秋季的對比。古人認為,此時的朔風,乃是『正氣』,是順應時令的風。」據宋英傑介紹,所謂的「四正之風」為「春氣溫,其風溫以和,喜風也。夏氣盛,其風飆以怒,怒風也。秋氣勁,其風清以淒,清風也。冬氣實,其風慘以烈,固風也。」「冬季的風為什麼叫做『固風』呢?因為冬季氣溫低,氣壓高,空氣密度大,因此人們感覺『冬氣實』,風更硬。但從風力的氣象觀測而言,春季風最大,冬季次之,然後是夏季,秋季的風最小。」
暢快「進補」的時節
自古以來,北方的儲冬菜都是立冬前後的一道人文「風景」。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立冬前五日,西御園進冬菜。京師地寒,冬月無蔬菜。上至官禁,下及民間,一時收藏,以充一冬之用。於是車載馬馱,充塞道路。」
當然,冬天來了,人們既要解決溫,還要解決飽,所以說這也是一個暢快「進補」的時節。立冬之時,萬物終成,這是人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也是終於可以清閒,終於可以犒賞自己的時候,所以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此時,人們往往要買上什麼四物、八珍、十全之類的藥材燉雞、燉骨。很多地方立冬吃餃子,有的還特地吃南瓜餡兒的餃子。夏日裡收穫的南瓜經過「糖化」之後,也令冬日的味道變得濃郁而香甜。
此時節,要注意防寒保暖,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預防感冒、心血管等疾病發生;多吃一些滋補食物,如牛肉、羊肉、鯽魚、烏雞、蓮子、赤豆等,同時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既能補充維生素,也能提高抵抗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