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山)
我們每提到「孝道」這個詞時,大家都眾所周知,也對孝道有了不同的解釋。其實,孝道指的就是孝順,就是奉養長輩的準則。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是母親的孝道。
說起我的母親來,她是一個小腳母親,出生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正處於女人裹腳纏足的年代裡。她沒有學歷,沒有讀過一天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盲」。別看我的母親沒有上過學,可不能小看她。
她懂得理財,是家裡的「大管家」。我父親和她結婚七十年裡,掙的錢全都交由母親掌管,掙錢是父親的事,花錢是母親的事,可以說父親這一生沒有花過一分錢,也不知道錢怎麼花。家裡的事,一般都由母親去跑騰、去處理,母親在家裡當管家是一把好手。
(老家色樹嶺上的「神樹」)
她恪守孝道,是兒女們的榜樣。常常教育自己的女兒要對公公、婆婆好,要孝順,公公、婆婆也是自己的爹娘,做爹娘的都心疼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我常常聽母親講述她的孝之道。在父親五歲時,爺爺就去世了,那時父親還小,並不記得爺爺的長相,留給父親的印象就是門板上躺著一個人。聽我的母親說,爺爺長的個子特別高,足足有一米八多的個兒,而且人長得又很英俊,爺爺去世那年四十八歲,正當年。要說起父親的家庭來,也是一個大家庭,五男三女,八個孩子,父親排行老小。在爺爺去世後,奶奶一個人拉扯著這幾個孩子。父親十八歲那年,把母親娶進門,那時母親剛十六歲。從那以後,奶奶就跟我父母一起生活,由父親和母親贍養奶奶。其實,兒子多了也並不是一件好事,人常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當你真的老了那一天,兒子不管你、不養你,又有什麼用呢?各家有各家難念的經,有因為贍養老人爭奪房產的、有爭奪存款的、有打架鬧意見的、有兒子兒媳婦不盡贍養義務的等等,屢見不鮮。可是,我的母親作為兒媳婦,並沒有那麼去做,而是主動承擔起了贍養奶奶的責任。記得母親跟我說:「那時候咱們家裡孩子多,掙公分,也沒有吃的,我就對你奶奶說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吃的。」要說起吃來,母親可不是小氣之人,無論誰來到家裡,她總是把最好吃的留給別人。就這樣,母親養奶奶養了將近三十年。在那樣的一個缺衣少吃的年代裡,吃不飽穿不暖,又加上人口多,可想而知,生活極其艱苦,不像現在想吃什麼穿什麼就能吃上穿上。後來,奶奶在八十五歲那年,二大伯也和母親共同贍養起奶奶來,據說,奶奶是八十八歲那年去世的。
什麼是孝道,這就是孝道,父母養你小,你要養父母老,而作為兒媳婦更應該對自己的公婆盡贍養義務。其實,天下每一位父母親都是盼著自己的兒女能夠找一個好人家,都能夠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每一位父母都不需要你對她們有什麼更大的回報,只要你們闔家幸福快樂、平平安安。做父母的一天不閉上眼睛,兒女們就是她們的牽掛,對於我們晚輩來講也是如此。或許你不到一定年齡,體會不到做父母的那顆操碎了的心吧。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什麼是孝道,如何去講孝道、懂孝道、做孝道之人。我的母親這種孝道之舉,時刻在教育著我、警醒著我,俗話說的好:「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父母就是保護你的神,父母就是兒女的榜樣,我們要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去恪守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