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 · 娛樂 ·

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 | 黃俊英:絕不封喉的粵語相聲掌門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今年86高齡的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絕對是曲藝相聲界的「活寶」。不論是台上還是台下,有他的地方就有歡笑聲。他先後創作、主演了上百個粵語相聲作品,塑造了「369」「生神仙」等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往往人一出場,台下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黃俊英是粵語相聲的拓荒者、實踐者和推廣者,更是曲藝相聲演員心中愛業奉獻、包容無私的敬愛長輩。從藝70載,他仍活躍在舞台一線,為扶掖後輩不遺餘力。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對新事物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相聲要與時俱進,在作品中注入新元素。」近年來,他參演了電視劇、綜藝音樂會等不同形式的舞台作品,還開設抖音號與年輕人互動,與記者交談也妙語連珠,不時抖抖包袱。

日程如此繁忙,只因一生痴愛是相聲。黃俊英說:「我此生離不開粵語相聲小品,只要觀眾喜歡,我會為這個事業奮鬥到最後一刻。今生無悔,絕不封喉。」

人物名片

黃俊英 男 ,漢族,1936年10月出生。曲藝表演藝術家(粵劇相聲),從藝70年。粵語相聲開創者,將北方曲藝形式帶入嶺南地區,成為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南粵家喻戶曉的「羊城笑星」「相聲大師」「開心果」。代表作品有《冒牌醫生》《關公大戰方世玉》《三六九查戶口》《盲公問米》《呆佬賀中秋》《新潮打金枝》《肥仔米》《一對一》《老張師傅》《唉,手機!》《省港澳大比拼》《廣州話趣》等。成立全國首個相聲藝術研究學術社團「廣州市相聲藝術學會」,通過比賽活動挖掘相聲藝術人才和曲藝原創作品,將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形式發揚光大。曾獲廣東省第五屆、第七屆魯迅文藝獎。當選當代嶺南文化名人五十家。

帶領粵語相聲進入全盛時期

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在黃俊英之前,鮮有人用粵語講相聲。

1958年,22歲的黃俊英到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被相聲這一藝術形式深深吸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會演結束後,他和琵琶演奏家黃錦培合作,首次嘗試表演北方相聲中的一個返場小段《文化水平》。「包袱」雖淺白,卻每抖一個都讓觀眾笑聲不絕。這讓他第一次講相聲就過了一把「笑星癮」。嘗到甜頭後,他開始潛心探索創作符合廣東人口味的粵語方言相聲作品。

「廣州話歇後語、俚語都很豐富、很有特色,用粵語方言來抖包袱,融入市井生活,大家會覺得很親切。」為了構思,他常常茶飯不思,在被窩裡輾轉反側,靈光乍現,便立馬掀開被子,開燈記錄下來,創作了許多經典包袱。

「我一日千里。」「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經典作品《一對一》的這些對白,每每演到,台下必哄然大笑。

1983 年,廣州相聲藝術團成立,黃俊英出任第一任團長。他與搭檔楊達、何寶文等共同創作了《廣州話趣》《打破常規》《省港澳大比拼》《借電話》等反映老百姓生活的作品,深受歡迎,帶領粵語相聲進入一個全盛時期。

黃俊英(右)與搭檔何寶文

此後,廣州相聲藝術團的節目頻頻在電視和電台播出,成為各類晚會的壓軸戲,足跡遍及省內外50多個市縣的大小城鎮,演出3000多場,觀眾300多萬人次,成為嶺南地區極受歡迎的藝術團體。

鼎盛時期,黃俊英一天演4場,場場爆滿。有一次在四會演出,突然停電,觀眾不走,也不起鬨,安安靜靜地等。來電後再演,結束已是翌日凌晨3時。「場內坐了1000多人,場外還有許多農民舉著火把來看戲,我一生都忘不了這個畫面。」他說。

著名相聲演員馬季生前曾感慨:「在廣東說相聲,我說不過黃俊英。在廣東相聲能夠受歡迎,黃俊英功不可沒。」

將戲曲程式等元素融入表演

台前說學逗唱,幕後能編會導。黃俊英把戲曲程式、唱腔對白等元素引入表演,還涉獵了小品、電視劇等不同表演形式,各種各樣的人物都能刻畫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作品要源於生活,反映百姓心聲,才最能打動人。」談及創作,黃俊英語氣嚴肅。

在創作上,馬季對他影響很大。兩人相識於1972年的第二屆全國曲藝會演,南、北相聲名家一見如故。相交四十多年來,兩人亦師亦友。「當時我用一切餘暇向他請教。他比我大兩歲,總是極盡所能地為我釋疑解惑。」黃俊英說。

馬季創作作品《山鷹》時,在海南生活了一個多月,採集資料。結果首場演出效果並不如意,包袱少,於是他又回到海南繼續觀察。每每憶及此,黃俊英總是感慨:「相聲演員需要時間,只有憑著嚴謹認真的態度,沉下心去觀察、積累,才能打磨出好作品。」

上世紀80年代初,黃俊英在小品《盲公問米》中扮演視障人士。當時他在廣州一個視障人士工廠外站了一個禮拜,觀察他們的動作、表情,才有了活靈活現的表演。

在90年代「生神仙」系列作品中,黃俊英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表演風格 。作品《生神仙睇相》中 ,他扮演不務正業的算命先生,針砭時弊當時社會上存在的「游醫」騙錢現象。他為角色設計了誇張的造型,還糅入了粵劇丑生行當的唱白手段,在唱腔上下功夫,借鑑粵劇、曲藝前輩的「鬼馬喉」,賦予人物「陰陽怪氣」的語 言色彩。這個毫不留情拆穿游醫把戲的算命先生,馬上「火」了起來。

黃俊英在電視劇《七十二家房客》中扮演警察「369」

而年輕觀眾最為熟悉的舞台形象,當屬2006年的電視劇《七十二家房客》中的警察「369」,這也是他本人最「心水」的角色。「我是用相聲演員的特點來表演,通過相聲語言、包袱,增加『笑料』。」劇中,「369」去拔牙,結果被醫生拔去好牙,留下壞牙,又被大鐵鉗夾到舌頭。黃俊英運用戲曲程式,滾下牙科椅子,連連呼痛,加上憤怒、痛苦、無奈等複雜表情......每每演到這裡,觀眾都「笑到肚痛」。

飾演「369」時,黃俊英已步入古稀之年,足見這位老藝術家旺盛的創造力,到了晚年仍不斷進取、突破。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曾對他說:「黃老師,『369』這個人物只有您能演得這麼好笑,因為您懂得用相聲語言、包袱來演繹,其他演員沒辦法演出這個味道。」

與時俱進玩直播推動接力傳承

表演上的功底與「爆發力」,與黃俊英年輕時受到的粵劇訓練密不可分。16歲時,他曾拜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品超為師,學習了6年粵劇。羅品超一貫敢於創新,這也影響了黃俊英的從藝生涯,激勵他博採眾長、與時俱進。

「相聲演員涉獵的領域很廣,並且一定要緊跟時代,學習新東西,否則就過時了。」2020年疫情期間,演出活動受到影響,黃俊英便開通了抖音號,玩起了直播和影片。「英俊黃學堂」推出的《萬物皆可「熱氣」?》等影片節目都大受年輕觀眾歡迎。

黃俊英與方錦龍跨界合作音樂會

平時,他還熱衷網購,年輕人愛玩的東西,他都樂意嘗試。作品中接地氣的「包袱」、網絡語言,正源於他本人的生活。每當有人請教黃俊英的長壽秘訣,他總是笑稱「不抽菸、少喝酒,多跟年輕人們交朋友」。

如今,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授徒與推廣粵語相聲文化上。「受多元文化衝擊,粵語相聲的演出市場在縮水。加上沒有系統的教學、成型的教材和專業的教研團隊,培養新一代接班人始終困難重重。」儘管自己仍有舞台號召力,但黃俊英難掩憂慮:「為什麼我還在舞台第一線,一方面是街坊支持,這是我的榮幸;另一方面,也說明還沒人能取代我、沒有人接班,我真是憂心忡忡。」

2019年,他推動成立粵語相聲發展基金,通過開展粵語相聲進校園、舉辦《粵語相聲大賽》、組建教研團隊編寫粵語相聲小冊子及教材、建立一套規範的青少年藝術培育工作制度等方式,希望培養更多年輕演員、年輕觀眾。

「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讓這項事業後繼有人!」這兩三年來,粵語相聲進校園的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在幼兒園、大學都備受歡迎,這讓他稍感寬慰。

今年,黃俊英正在籌備從藝70周年的專題晚會。「專題晚會之外,還有徒弟專場,希望藉助晚會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粵語相聲文化。」他堅信,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粵語相聲經一代代人的接力傳承,一定能生生不息、發揚光大。

【記者】徐子茗

受訪者提供

【作者】 徐子茗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