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丁潔苒
昨天是長假的最後一天,新媒體小編因為一條微博不得不提前上班。
10月8日中午,鹿晗發了一條微博: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女朋友@關曉彤。
關曉彤隨後回應:哎呀嘛,咔咔的!@M鹿M
截至下午三點半,鹿晗的微博達到100萬的評論量。2014年,他的一條微博以上千萬評論創下吉尼斯世界記錄,而僅在一年之後這一數據突破一億。在此記錄達成之前,新浪微博最多只能顯示9999萬條評論,在鹿飯(鹿晗粉絲)的反覆呼籲下,微博甚至專門為此修改系統後台。
這就是鹿晗的影響力。
粉絲社群打造鹿晗影響力
這條微博發出後,微博系統很快崩潰,筆者昨日十二點半多次刷新微博,但仍舊顯示數據異常。
@微博客服:目前客戶端無法正常刷新、評論等多個頁面無法正常顯示的問題,工程師已在排查(具體怎麼造成的,大家心裡也都有數),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修復進度請您關注官方帳號最新動態。
而這,當然要歸功鹿晗的粉絲社群。
在參加《奔跑吧,兄弟》等節目中鹿晗的不愛說話被粉絲社群為「不喜歡出風頭」「低調,無私」「把機會讓給別人」等品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終於人品」是鹿晗粉絲社群的集體建構。「現在 SM 公司給鹿晗的資源是多的,可是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在現場時大聲呼喊他的名字,高高地舉起他的燈牌手副,在平時哪怕刷刷他的熱詞,轉張他的圖片也是好的,你要慶幸他還能時常出現在你面前,為他多做一些事吧。」( 2012 年 11 月 27 日,百度貼吧《粉絲名言教你做合格鹿飯》第七條)
以上種種表明,正因為鹿晗粉絲社群對內發揮為成員提供意義生產與認同建構,動員與規範成員參與的功能,對外發揮代表粉絲群體與其他組織或人群進行互動的功能,鹿晗不再是一個人,而是成為一種象徵。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粉絲從屬的階層也影響了網絡粉絲社群的形成。90後的女性粉絲成為中國新一代粉絲群體的主力軍,其女性特質和對網絡文化與技術的諳熟促成了網絡社群的發育。虎嗅網對鹿晗微博640萬評論和89萬次轉發進行技術挖掘和分析,發現鹿晗女性粉絲數量是男性粉絲的4倍,青少年成為鹿晗粉絲的主力軍,其中53%的粉絲是不超過24歲的90後。〕網絡粉絲社群的興起可以部分地被視作是創造一個對女性更加開放的粉絲文化的努力。在這新的粉絲文化中,女性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權利意識,不受男性粉絲強權和制度性壓力的干擾。
成熟的粉絲社群文化,相對年輕的粉絲群體守護著網際網路龐大的流量入口。相關資料顯示,2016 年,鹿晗 154 次登上微博熱搜榜,7次成為熱搜榜第一位,造就了 7.87 億搜索熱度,霸屏 120850 分鐘。如此強大的曝光率,為鹿晗帶來了一系列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鹿晗不過是個體的情感投射
「如果你足夠了解他的成長過程,會越來越覺得他是個寶藏。從懵懂可耐的小奶包,到意氣風發的少年,而如今已是自信沉穩的青年。他成長的速度遠大於我們的成長速度,足夠優秀讓人欣慰,過於突然讓人些許痛苦。」網站上有人對鹿晗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鹿晗成為眾多鹿粉個體情感投射對象。愛國,能吃苦,耿直,有責任感,熱心公益這些標籤全部都聚集在一個長的十分漂亮的大男孩身上。粉絲將自我的某些夢想和欲望投射到鹿晗上,將他構建出一個完美的人,鹿飯們從他的成功與榮耀中分享喜悅,並獲得一種心靈的慰藉。
正因為粉絲對偶像情感的投射過多,費斯克在《理解大眾文化》一書中才會這樣描述:「粉絲是過度的讀者,其對文本的投入是主動的、熱烈的、狂熱的、參與式的。」
在此次事情中,這種主動參與式的狂熱不僅體現在微博的多次數據故障,更體現在朋友圈的二次消費中。
在朋友圈中,「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個我的男(女)朋友,@一堆男女明星。」這種在朋友圈中頻頻刷屏,杜蕾斯借勢營銷,還有一堆以前男女友自居的粉絲直接分享歌曲《分手快樂》,最後還有心疼微博運營小哥。
這一系列的表現,都是鹿晗效應的結果,也是粉絲領域內一種「自我精神」的擴張。關曉彤的微博下充斥著漫罵與不堪的言論,甚至一些鹿飯質疑自己的偶像對於女朋友的選擇,質疑一旦產生,衝突也隨之而來。這些衝突是由於自我精神和自我認同出現了破裂,因為鹿晗不再屬於鹿飯獨有。
鹿晗真的屬於你嗎?在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大眾媒介,明星和粉絲三者之間的平衡切好構建了一個相對和諧的生態圈,他們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媒介獲得利潤,明星贏得曝光率,粉絲找到情感依託。
但如果這種穩定性被打破,那些破碎的情感該如何寄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