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人微報 · 美食 ·

湖南意識的興起與湘菜的「抗戰建國」

雍正元年(1723)年兩湖分闈,湖南人參加科舉考試從此有了屬於自己

本文來源:《湘菜》雜誌

文:秦少油

編輯:微報老王

尊重原創,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雍正元年(1723)年兩湖分闈,湖南人參加科舉考試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此次分闈儘管因教育利益而驅動,但背後卻是整個湖南省份意識的喚醒。此後湖南人的湖南身份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當湘軍崛起之後,以王夫之為精神領袖而號召,湘人的身份與省份意識更加濃烈。
關於湖南人的湖南意識,美國學者裴世鋒在《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一書中有著精彩論述。本文所要論述的,卻是飲食意義上湖南意識的興起。如前文所述,「湘菜」這一概念是在湖南之外的地方興起的。而飲食上的湖南的定義,同樣得益於大量外地人的觀察與歸納。儘管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湘人已經在飲食上形成了獨特的面貌,且廣泛接觸了外來風味,但生活在湖南大地上的人們,對於湖南風味仍未有清晰而自覺的認識,這頗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況味。而旁觀者總是銳利的,故湖南味道也往往要靠湖南以外的人去概括!
一、抗日戰爭與飲食上的湖南意識
飲食上的湖南意識的崛起,與中國現代史上偉大的抗日戰爭密不可分。早在戰事爆發之前,《申報》在1937年4月26日已先行發表《滇程拾遺》。這雖是旅行指南,卻為後來的抗戰大遷徙做了鋪墊。在這篇文章中,記者寫道:「四月十五日……午應長沙報社同業之招,在錢業公會午餐,主人羅君、陳君集各館子拿手菜點以餉客。菜單如下徐長興:燒鴨、鴨胰;柳德芳:湯糯;李合盛:百葉、牛肚;淸溪閣:面;柳廚子:乾絲;曹廚子:魚翅(譚延闓之家廚);醒園:龜肉、蛙肉、牛鞭;玉樓東:湯泡肚(為葉德輝買醉處);愛雅亭:米粉。」其中「柳廚子」和「曹廚子」分別指代湘菜名廚柳三和和曹藎臣。這席宴會基本集中了長沙當時知名酒樓的精粹菜餚,為後來過境長沙的人提供了最基本的飲食指南。
編輯:微報老王尊重原創,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桮棬《滇程拾遺》所示抗戰前夕的特色湘菜
什麼是湘菜?這便是當時外地人眼中的湘菜!
不久之後的1937年底至1938年,來自北平、天津和上海等地的文人、學者大批湧入湖南,給湖南的餐飲業增添了無窮的活力。抗戰是不幸的,然而1937年底至1938年初的長沙,卻頗折射出末日繁華的光芒。街市熱鬧,食肆琳琅,食客如雲……這些,都被雲集長沙的文人墨客加以詳實記載。湖南土地上的風物成為這些文人墨客的觀察的材料,在他們筆下,飲食上的湖南被明確樹立起來。
湖南,尤其是長沙地區的一大批酒樓,獲得了進入現代歷史敘事的機會。《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記載的長沙酒樓有挹爽樓、長沙酒家、奇珍閣、民眾菜館、健樂園、清溪閣麵館、遠東咖啡館等等。鄭氏在1938年1月24日記載云:「健樂園為長沙名酒家,以譚組庵延闓庖廚相號召,所制名餚皆以畏公為名,如畏公魚翅、畏公豆腐之類。組老遜清以會元入詞林,才名藉甚。入民國後總師干、主中樞,厥功尤偉。今獨以飲饌傳,非所以敬元老也,心實傷之。」湘菜酒樓不僅進入中國現代歷史的書寫中,更與一些現代著名文化事件緊密關聯。如位於八角亭魚塘街口的清溪閣,以「滷子面」聞名,滷子以碎香菇、金鉤及海鮮余料為碼,碼多而鮮味甲長沙,深受食客歡迎,成為寓居長沙各路人馬的雲集之地。在1937年底,「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梁思永、李濟等人在那裡組織了一次非凡的聚餐,決定史語所西遷四川。這次會議可說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遵義會議」了。
二、建構湘菜特色體系:小吃傳統、辣椒傳統與器皿特點
與長沙酒樓開始馳名全國同步,湘菜的諸多特色也被系統梳理,小吃、辣椒以及器皿上顯而易見的特點被初步概括出來。可以說,今天湘菜的面貌在抗戰時期已得以初步勾勒。
首先,經由外來者的敘述,湖南飲食的特點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區分。鄭天挺日記記載了這樣的材料:「九時許與矛塵、建功、雪屏至飶香居食餛飩,長沙最負盛譽者也。」「下午偕趙廉澄迺摶、周濯生作仁同出散步,過柳德興食湯糰,長沙第一家也。」長沙酒樓的特色美食被歸納而出。著名作家朱自清抗戰初期也曾在長沙生活過數月時間,體現在《朱自清日記》則是:「至李合盛吃烤牛肉,甚佳。」「往青年會吃鍋貼、湯包與麵條,味美。」「啖澇糟蛋」。「陳岱孫邀往天心閣,可飽覽全城風景。煎餡餅很好,叫鴛鴦餅,因其一半咸一半甜。」朱自清筆下,湖南的小吃得到一次零碎的梳理。
本文來源:《湘菜》雜誌文:秦少油
趙元任、楊步偉夫婦
而湘菜的辣椒傳統,也在此時一戰成名,被簡要概括而出了。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在《雜記趙家》中記載他們一家抗戰初期居住在長沙的趣事。原本他們安頓好之後,子女在周南中學讀書,其樂融融,然而有一天,趙元任的幾個子女跑來抱怨說:「我們不能進學堂了,受不了氣味和吃午飯,因為大辣椒炒小辣椒,我們聞了噴嚏不停,吃到嘴裡更受不了。」楊步偉將信將疑,於是自己前往學校食堂觀察,這才發現:「他們用一個大木盆將那些大的、小的、紅的、綠的辣椒放到一起,再用一個月牙刀從上往下舂,連辣椒子都在裡面,一面放鹽,一面舂。」楊步偉所見識的是長沙人日常製作剁辣椒的場景,而留給楊步偉終身難忘、後來常常說起的一句話是「大辣椒炒小辣椒」。這與今天湘菜給人留下的辣椒印象一脈相承。楊步偉在1945年出版《Food Culture in China》(《中國食譜》),其中也涉及湘菜,而經驗來源則是她抗戰時期在長沙留存的湘菜印象。
再次,湘菜在器皿等方面的特點也在戰時文人筆下進一步凸顯而出。曾擔任湯恩伯秘書長的胡靜如在《湖南名館的招牌菜》一文中寫道:「吃在長沙,首先的特點是食物具方面。筷長,盤子大,相應的桌面也大。一付茅竹筷足足夠有一尺二三寸長,盤子比一般菜館的八寸盤總要大出三分之一。」實際上,湖南菜館的長箸大盤在民國負有盛名,以至於外省人鬧出這樣的笑話,他們聽說筷子那樣長,就問湖南人怎麼夾菜。湖南的朋友就誑他說「你夾給我吃,我夾給你吃,有何不可。」楊步偉的《中國食譜》中,也記載了:「湖南人以米飯為主,也喜歡吃辣,既有味道豐富的菜餚,也有巨大的飯碗、勺子和特別長的筷子。據說湖南人圍坐桌子邊吃飯時不得不餵彼此,因為筷子太長,送不進自己的嘴裡!」湘菜在器具上的長箸大盤形象,顯然也成為湘菜最為顯著的一張名片。而這些特點,湖南人原本並不自覺。
三、「湖南」成為湘菜館的賣點
在臨時大學一大批知識分子南遷長沙的進程中,在田漢、郭沫若、徐特立等人記載之下,長沙的一些餐飲店如李合盛牛肉店、玉樓東、曲園、民眾菜館、挹爽樓、清溪閣、愛雅亭等店逐步成為湘菜的代表性餐館,並初步具備了全國性的影響。可以說,在「外來之眼」的關照下,湖南的風味得以較為清晰的界定,湘菜也逐步明確了自身的湖南身份。抗戰勝利之後,大量的湘菜館也開始標榜自己的湖南身份。 地域或者說地名,能否成為餐飲營銷的賣點,與其是否為知名食材產地或菜餚發祥地有關。而「湖南」、「湘」等字眼頻繁出現在抗戰後期的餐飲宣傳中,已足見湖南菜在全國獲得初步的市場認可。
以百年大報《申報》為例,1944年10月10日發布的《勝陽酒樓開幕》的消息云:「費陂路(馬霍路)三十七號勝陽酒樓,為夏曙生等所經營,專治湖南菜餚,風味特佳。」1946年8月25日《最新食譜》一文如此介紹:「中國人向以考究食著稱於世,尤其上海,中菜、西菜、京菜、粵菜、川菜、湘菜、維揚名點、本地風味、滿盤全席、零拆碗菜,應有盡有。」1948年6月15日湖北人陳詒先寫《故鄉的魚》時稱:「上海有廣東菜、四川菜、福建菜,有山東、北平菜、寧波菜,有蘇館,有徽館,甚至有九如酒家及得味之湖南菜,獨無湖北菜,友人常以此相議。」——湘菜雖然起步晚,然而已經獲得了全國性的認可,並且已獲得鄰省湖北人的羨慕。
從1723年兩湖分闈以來,湖南的文化與人材逐步有了起色,至1850年左右湘軍集團崛起後,湖南文化全面超越湖北。兩湖地區的人材之爭,湖南用了一百多年方得以勝出。而飲食文化之爭,則直到1940年前後,湘菜方全面超越湖北菜。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實則飲食文化的建構,也非百年不可。從湘軍崛起到抗戰建國,現代湘菜因戰爭而起,因戰爭而興,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湘菜「抗戰建國」史,其中似有不可捉摸的天意與機緣在,卻更是事在人為的結果。

作者:秦少油

《湘菜》雜誌文化顧問

美食專欄作家

著有《親愛的湘菜:長沙吃喝指南》

—The End—

大家都在讀↓

丨丨報導丨推廣

聯繫湘菜人微小妹:xiangcairen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來場新體驗!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