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639年,也就是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的第十三年,李世民把自己的弟弟李元嬰派到滕州,封了個滕王。
而李元嬰從小生於帝王家,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喜歡建築學,所以任職期間,在騰州修建了第一個「滕王閣」。
後來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繼承皇位,編年號「永徽」。為了警告自己叔叔控制下那驕奢淫逸的行為,在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李治把李元嬰調任江南,任洪州都督。李元嬰一看,這調職事小,沒有好房子住事大,於是在次年(653年),又死性不改,召集人馬,在洪州大興土木築豪閣,這就出現了第二座「滕王閣」。
從此,「滕王閣地產」正是註冊開盤,李元嬰更是趕時髦——為自己代言!心想著憑藉精良的設計和高段位的皇家代言人,「滕王閣地產」一定會流芳百世。
但李元嬰不知道的是,因為他剝削工人,不講環保,早已經弄得民怨沸騰的,形象不好還為自己代言,搞得大家都不買「滕王閣」地產的帳。
李元嬰一看,這不行啊,不能血本無歸啊!於是召開董事會,搞了個頭腦風暴,這時候職業經理人閻伯嶼(時任洪州牧)就建議:「不如我們搞個活動,邀請天下有識之士集思廣益,為滕王閣寫個廣告文案,重新包裝一下?改變下形象?」
李元嬰一聽,此計甚好,便讓閻伯嶼著手去辦。
02
閻伯嶼也是負責任的人,首先找人重新修葺了滕王閣(畢竟好些年賣不出去,有些殘舊了),然後選了個好日子——公元675年,九月九日,滕王閣新修成,閻公舉辦「滕王閣地產廣告文案徵集」大會,大宴賓客,還帶上了他的女婿吳子章,苦口婆心囑咐:「子章啊,一會你去做主持人,拋磚引玉,也好在大家面前露個臉。」
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二十六歲的王勃回鄉探望父親,剛好經過,就去參加了閻伯嶼的聚會。大家一看,這不是「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嗎?哎呀,大神啊!
於是剛站上台的吳子章忙道:「王勃大神,久仰久仰,今天你能來我們真是蓬蓽生輝,不知道是否有幸,請您為我們這個致個開場辭?」
本來只是吳子章謙讓的說法,沒想到王勃當仁不讓,點了點頭,提筆就作: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閻公因為自己女婿被搶了風頭,很是不爽,聽了這兩句更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老生常談!
而後: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
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閻公聞之,沉吟不言!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閻公聞之,大驚!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至此閻公終於知道自己的女婿是無論如何比不上王勃的,心中芥蒂消除,本著愛才之心,走到王勃身邊,看他往後要如何寫。
…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一字一句,可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一抒心中鬱郁不得志之感,最後,王勃道: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
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 自流。
筆落,王勃輕輕地走,正如他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03
等大家從驚嘆中回過神來,才發現王勃留下的這首《滕王閣》最後一句少了一個字!在座的人面面相覷,玩起了填字遊戲!
檻外長江「獨」自流?
檻外長江「水」自流?
不妥不妥…
最後沒辦法閻公只好派人追到王勃下榻的酒店,請他補上最後一句。
但王勃的隨從卻說:「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隨便寫了。」
閻伯嶼一聽,心想這不行啊,我這文案還要和老闆交代的,一字千金也要寫呀!於是親自帶了千兩黃金,和手下一起去找王勃!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地問:「我不是把字寫全了嗎?」
大家很多人说:「那不是個空(kòng)字嗎?」
王勃說:」對呀!就是「空(kōng)字呀!『檻外長江空自流』!」
眾人恍然大悟!可不就是「檻外長江空自流」嘛!
好在「滕王閣地產」不差錢,這一千兩買一個流芳百世的文案,也是值了!
04
從此,「滕王閣地產」憑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以及「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兩句Solgen聲名鵲起,大賣特賣!
李治一看,這不行啊!此等勞民傷財的風氣不能助長,可畢竟「滕王閣地產」的董事長是自己的叔叔,由於裙帶關係這也不能做太絕,所以再給一次機會好了。
於是,作為紅牌警告,調露元年(679年),李志把李元嬰調任隆州刺史,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閬中。
李元嬰一看,這山高皇帝遠的很好呀,於是變本加厲,這回選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建了個半山豪宅,這就是第三座「滕王閣」。
只可惜,此時那個能寫出驚天地產廣告文案的王勃,早已在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所以三座「滕王閣」,我們只記得南昌的。
「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趕緊關注老王啊!
至少在歷史這方面可以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