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晨雲 · 歷史 ·

這片蠻荒之地歷經幾代君主經營,終於成為一帶霸主,問鼎中原

在春秋時期的歷史上,地處江漢之間的楚國一直是歷史上的異端與變數,如果沒有楚國的參與,春秋的歷史便失去了風采和懸念。楚國不僅是周王室的異姓封國,而且一直居於最低的爵位,一部春秋史,一直以楚子稱呼楚國國君。春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楚國並非天作之物,也非神來之筆,楚國歷代國君忍辱負重苦心經營,終於造就了楚國的大國氣象。據《史記》記載,楚國先祖出自顓頊高陽,而高陽則是黃帝的孫子,高陽的三世孫是重黎,重黎是帝嚳高辛的火正,立有大功,被帝嚳封為祝融。經過數代繁衍生息,形成了著名的祝融八姓,在夏商之際,祝融八姓受到湯武的壓制而分崩離析,四散流亡,其中一脈為季連部,這是楚人的直系先祖。
忍辱負重苦心經營,終於造就了楚國的大國氣象。據《史記》記載,楚國先祖出自

遠古時代的歷史記載,神話與事實相互交融,難解難分,楚國人把顓頊奉為自己的先祖,無非是想證明自己血統高貴,是帝王之後。季連部落與鬼方通婚,娶西方的鬼方女人為妻,並且延續了某些鬼方的風俗習慣,有母性氏族遺風。季連部落久居荊蠻之地,沿襲當地的風俗,自稱「蠻夷」。商代時期,季連部落在江漢一代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更有甚者,多次抵禦商王朝的軍事侵略。由此可見,此地已具有相當的軍事實力,這樣的格局一直保持下來。季連部落在商王朝幾百年的統治之中,多次抵禦了中央王朝的軍事侵伐,同時也積極學習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季連部落已經成為南方舉足輕重的力量。

風雲際會,商周王朝更迭之際,季連部落的首領鬻熊與周文王關係緊密,當周替商而立之時,季連部落歸順周王朝,成為周王室在南方的有力支持。西周開國之際,殷商遺族並未歸順周朝,周王室的兵鋒直指東方,因此為了避免分散兵力,周王室與南方的季連部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周成王之際,季連部落的首領熊繹被封於荊楚,予以子男之田,建都于丹陽(故地在今湖北秭歸東),至此,季連部落經過數百年的努力,終於修成正果,成為一方諸侯。令楚人不滿的是,與熊繹同時受封的魯、齊、衛、晉等國的爵位都遠遠高於楚國。雖然楚國國力並不在東方各國之下,但是由於是異姓出身,自然受到排擠,這為日後周楚之間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國國君。春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楚國並非天作之物,也非神來之筆,楚國歷代國君

隨著楚國勢力的膨脹,楚國人必然想做到「名副其實」,任何擁有大國實力的國君都渴望大國的尊嚴和名號,而楚國雖然雄踞於漢水之間,但是一直沒有擠進大國的俱樂部。隨著時間的流逝,周楚之間的和諧關係受到侵蝕。周楚關係在周昭王時期開始惡化,昭王曾經三次討伐楚國,結果鎩羽而歸,楚國成為周王室南部邊界的隱患。周昭王十六年(約前985),昭王御駕親征,率領周朝大軍殺氣騰騰地渡過漢水,準備狠狠地教訓一下不聽話的楚國,結果昭王的大軍遇到大批犀牛的攻擊,無功而返。昭王並不甘心失敗,過了三年便派祭公辛伯率軍南征楚國,結果,剛過漢水便遇到惡劣的天氣,風起雲集,陰風驟起,將士損失大半,又一次落敗而歸。兩次遠征都無功而返,由此可見,楚國的實力不在周王室之下。

周昭王難以忍受桀驁不馴的楚國在南部邊境坐大,於是五年之後,便親率六軍,大舉南進,比上兩次更慘的是,這次出征,昭王全軍覆沒,連昭王都命喪漢水。三戰皆敗,周人顏面盡失,為了粉飾一下慘痛的敗績,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一場慘烈的廝殺就被恬淡的月清風高、雲捲雲舒給遮掩過去了,王不是「南巡不返」,而是南征殞命!周昭王三征楚國,結果溺死漢水,本來想一戰定乾坤,反而成為楚國獨霸江漢的開始。此戰,周王室遭受重創,開始走下坡路,而楚國力量更加強大,成為與周王室分庭抗禮的一支力量。周楚之間屢起戰端,周王室盛極而衰,控制南方的楚國已經力不從心,於是周王室陸續在楚國周圍設立了多個姬姓諸侯或者與周王室有姻親關係的諸侯,一方面在周楚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區,另一方面牽制楚國。

是周王室的異姓封國,而且一直居於最低的爵位,一部春秋史,一直以楚子稱呼楚

這些諸侯國如同一條鎖鏈一樣套在楚國的脖子上,楚國北上或者東向的通道幾乎都為這些姬姓封國所堵塞,楚國要擴張必然要拿這些周王室的馬前卒開刀。昭王南征殞命之後,楚國埋頭於江漢之間發展勢力,楚國的勢力不斷膨脹,楚王不安於周王室冊封的子爵。熊渠當政之時,楚國國力增強,而周王室則陷入衰落之中。熊渠說:「我們是蠻夷,與周王室不是一個文化系統,所以我們根本用不著遵循他們的禮儀和封號。」於是,熊渠自立為王。周厲王當政之時,暴虐無常,熊渠不願意招惹這位貪財好禮的國君,便自己削去王的稱謂,以免與周王室再動干戈。

西周末年,周王室陷入混亂之際,楚國因為沒有確立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因而屢屢陷入王位爭奪的混戰之中。平王東遷,周王室勢力萎縮,而楚國則蒸蒸日上。楚武王當政之後,楚國深感漢陽諸姬成為自己擴張的障礙,楚武王不甘心偏居南疆,楚武王的令尹斗伯比建議楚武王拿隨國(今湖北隨州)開刀,隨國是漢陽諸姬中勢力最大的一個,如果壓服了隨國,其他國家自然不在話下。隨國顯然不是楚國的對手。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06),楚國伐隨,隨侯大叫冤屈:「隨國沒有招惹楚國啊,我也沒冒犯楚王啊。」隨侯哪裡知道,隨國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楚國的冒犯。

的異端與變數,如果沒有楚國的參與,春秋的歷史便失去了風采和懸念。楚國不僅

楚武王說:「我是蠻夷之國,你們中原的禮數對我來說,根本沒用。現在各個諸侯國早已背離周王室,相互之間殺伐不斷,現在楚國國強兵威,還是請周王室尊奉我們楚國的王號吧。」楚武王真夠有魄力的,讓周天子向楚國低頭,還真是有些難度。在楚國外交和軍事的雙重壓力之下,隨國屈服了,隨侯甘願率領漢陽諸姬歸順楚國。後來,隨侯跑到洛邑,向周天子轉達了楚武王的意思,希望周天子尊奉楚國。這種過分的要求當然遭到了周天子的拒絕。楚武王大怒:「我們的先祖鬻熊乃是周文王的老師,周成王封先祖於楚,周邊的蠻夷沒有一個不服從楚國的,而周王室一直沒有提高楚國的爵位。周王室不尊重我們楚國,我只好自尊了。」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漢陽諸姬已經成為楚國的囊中之物,各國無不畏懼楚國,楚國已然成為南方一霸。齊桓公稱霸中原之時,雖然北出燕北,擊敗狄人,但是對南方的楚國卻沒有好辦法,率領八國聯軍威逼楚國,卻被楚國拒之門外。將漢陽諸姬收入囊中的楚國,下一步就開始北上中原,逐鹿霸主之位。楚國的到來,使春秋爭霸的棋局更加撲朔迷離,也更加絢爛多姿。楚國的崛起不是朝夕完成的,正如羅馬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經過上千年的繁衍生息,一代代君主的開拓,楚國成為江漢一帶的大國,雄厚的國力為楚國數百年的爭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春秋時期的歷史上,地處江漢之間的楚國一直是歷史上

楚族的源流隨著考古發掘的進步,楚文化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現在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發現,楚文化本身是一個獨立的文化系統,在與其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人們對於楚族的起源卻有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認為,楚族是從淮河一代遷移過去的;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楚族本身就是由楚地土著組成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謎團,也許正因為它是個謎團,所以才引起人們無盡的好奇和興趣。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