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朝代,唐朝時萬國來朝,是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唐朝的繁榮昌盛持續了將近三百年。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唐朝當時的文化、經濟、藝術等呈現多元開放的趨勢發展。在這樣的經濟文化背景下,湧現出了一大批文人墨客。
在詩詞這方面最為著名的有詩仙李白、詩魔白居易、詩聖杜甫等人。詩人的生活總是充滿坎坷和困難的,因為有了各種困難,人才能成長和感悟人生。他們早年的、中年的、晚年的詩的風格不盡相同。
然而,有一位詩人英年早逝,但是人們卻深深地記住了他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被稱為千古絕句,世人提到王勃總是會想起這句詩,不由感嘆他英年早逝。王勃從小才華出眾,六歲時就能寫詩,十六歲時入朝做官。
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被世人稱為「初唐四傑」。他們四人的文風與當時不同,當時流行宮廷風,他們四人逐漸將文風引向市井、江山、邊塞。擴大了寫詩的題材,創新了風格。經過他們和當代的人共同努力下,創造出新的獨具特色的風格。
網站上有人這樣評價王勃:「滕王閣臨江而建,氣勢宏偉而壯觀。王勃作序聞天下,舉世無雙美文佳」。王勃才華橫溢,寫了許多像《滕王閣序》中有名的詩詞,但是,在光彩照人的背後,天才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我們只看到了王勃的才華,卻不知《滕王閣序》背後的悲劇。
年少成名,意氣風發
王勃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王福疇曾擔任朝廷命官,和大文豪杜易簡等許多文人騷客有很深的交情。王勃的爺爺王通曾教過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之一的薛收、做了唐朝的宰相的溫彥博、唐朝的吏部尚書杜淹。王福疇愛好讀書,因此自己的孩子王勃的功課尤為上心,經常親自教導王勃。
王勃從小聰慧過人,受父親和周圍人的影響,在詩歌方面有很大的興趣愛好。六歲,在其它孩童還在玩耍的時候,王勃已經會作一些簡單的詩了。
九歲時,王勃讀書時發現書中有誤,向老師指出錯誤,老師誇他細心博學多才。十二歲時,學習《周易》、《難經》、《黃帝內經》,飽覽群書,融會貫通。
十六歲時,被人稱為「神童」提拔去長安做官,在長安結識了一大群好友。其中一位姓杜的好友,因為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任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一心為百姓著想,被朝廷提拔去四川當官。這位好友出發前,王勃在長安城外送他,好友勸他行事要低調。
因為年少成名王勃行事總是帶著些屬於年輕人的意氣,然而在官場如戰場,許多當官的人都謹小慎微,怕節外生枝。王勃卻不以為意,敷衍地點了點頭。
因為好友要去四川任職,此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古代交通不便,這一別可能就是一輩子。當時送別流行寫詩,王勃當時就現場作了一首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就是王勃當場發揮的這首詩被世人傳頌了上千年。
因《鬥雞賦》被貶
王勃當上朝散郎之後,被派遣到沛王府李賢任修篆一職。從此在沛王身邊一群年輕人好不快活。當時有錢有權有勢的人都喜歡鬥雞,沛王和英王更是非常喜歡這個遊戲,為了鬥雞不惜花下重金買最好的鬥雞。還讓王勃為鬥雞這件事寫詩,為沛王助興,王勃在沛王跟前做事,自然要為沛王分憂解難。
隨後就寫了一首《繳英王雞》,當天這首詩就被人傳遍整個長安城。
自然,皇帝也有所耳聞,皇帝親自看了這首詩後,龍顏大怒,其中這句「兩雄不堪並立,見異己者即攻。」讓唐高宗想到了玄武門之變和自己的哥哥兄弟相殘的事,對外說王勃不僅僅不勸誡兩位王爺,反而寫檄文,故意虛構誇大比事,認為王勃挑撥離間,立刻就把王勃逐出長安城。
就這樣,因為王勃的年輕氣盛,不懂得人心難測、世事難料把自己的仕途毀於一旦。
再次被貶
然而,年輕的王勃對自己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王勃離開長安城後,去了四川。因為當時王勃已經非常有名了,收穫了一大群「粉絲」這一路走來竟沒畫花過自己的盤纏。
在四川時寫了一首送別「粉絲」的詩——《江亭夜月送別》,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亂煙籠碧徹,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在四川想念自己的好友又寫了一首《寒夜懷友》,表達自己自己雖然被貶,但是自己還年輕,以後一定有機會有所作為。
王勃懂藥理,被朋友推薦做官,在王勃做官時,因為他善良心軟私藏了一個逃跑的官奴曹達,後來想到了私藏官奴觸犯了法律,既不能自首,又不能報官,不知如何決策,又怕走漏了風聲就把這個官奴殺了。
事情暴露後,王勃犯了死罪。王勃被關進了大牢裡,正好遇到唐高宗大赦天下,這才撿回一條命。
其實,這件事不一定就是王勃做錯了,可能是別人設的計。但經過此次事件,不僅自己前途被斷送,還連累了父親被貶到南荒之外。
《滕王閣序》,一字千金
不論是被陷害還是真的,王勃還是被沉重地打擊到了,王勃為人放浪不羈,但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決定遠離仕途。
675年,南昌城新建的滕王閣剛好完工,當地最高官員利用宴請全國名人大力推薦自己的女婿,為自己的女婿籠絡人脈,好讓他能接班自己的官職。王勃此時正好路過此地,也被請去參觀滕王閣。那個人是為自己的女婿鋪路,不想卻被不諳世事的王勃搶占了風頭。
王勃回憶之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因為鬥雞觸犯了皇上的逆鱗;當年不懂事,私下殺人;連累父親被貶受苦。覺得自己太年少輕狂,不知輕重,「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在滕王閣有感而發,寫出了千古奇文《滕王閣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不懂人情世故,從小飽讀詩書,仕途本坦蕩,光耀門楣,而如今卻連累家人和自己受苦。內心的痛苦無人訴說,將自己的痛苦和不甘全傾訴在這篇文章里。
英年早逝,令人嘆惋
次年,王勃在搭船去南海的路上遭遇颱風,不幸去世。一代才子就此隕落。王勃在他年少的時候表現出了非常出眾的才智,但天妒英才,他英年早逝。雖然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年,但是王勃對初唐賦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王勃算是當時初唐賦的標誌性人物。
王勃的思想具有多元化,繼承了爺爺王通儒家思想,他有一顆渴望功名的內心。王勃志向高遠,才智雙全,文采斐然,才華橫溢。
當《滕王閣序》被唐高宗欣賞拍案叫絕時,唐高宗對王勃所做的事都表示可以原諒,覺得他是棟樑之材。當年自己因為鬥雞的文章貶斥了王勃是他的錯。隨後就要召王勃入宮,然而,王勃已命喪南海。唐高宗嘆惋,直呼可惜。
王勃才華橫溢,《滕王閣序》卻是他經歷過人生百態所創作出的,也是他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最後一篇令世人傳頌上千年的千古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