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小靜,復旦大學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陳寶箴就任為湖南巡撫,他在任期間積極主持湖南的維新變法運動,貢獻自不用多言。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幽禁光緒帝,追捕康有為、梁啓超,誅殺「戊戌六君子」。彼時與資產階級維新派關係密切的陳寶箴也受到了牽連,其後沒多久他便遭到黜免,上諭說道:「湖南巡撫陳寶箴,以封疆大吏濫保匪人,實屬有負委任。陳寶箴著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伊子吏部主事陳三立,招引奸邪,著一併革職。」陳寶箴曾與譚嗣同、梁啓超、唐才常等人在湖南共同推行維新變法,因而以「濫保匪人」、「招引奸邪」等罪名被罷官。
陳寶箴
這年冬天,陳寶箴、陳三立父子從湖南巡撫的任所回到了江西老家,一年內卻經歷了幾次親人病故,可見戊戌政變對陳寶箴一家的打擊之深。然而到了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即戊戌政變不到兩年的時間,陳寶箴卻突然逝世,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疑問,學界關於陳寶箴之死也是眾說紛紜,有兩種主流說法:第一種認為陳寶箴是因病而死;第二種說法認為陳寶箴實是慈禧賜死。
先說第一種,持這一觀點的代表性人物為李開軍,他認為陳寶箴早就患疾,並且一直沒有好轉,這一點從陳寶箴長子陳三立的記述中可以看到,他在《先府君行狀》中曾有「不孝不及
侍疾,僅乃及襲斂。」的說法,李開軍分析「不及侍疾」這句話代表已很明顯, 「以微疾卒」乃託言的看法不能成立。此外,曾任東亞同文會上海支部幹事的日本人井上雅二與唐才常、嚴復等人聯繫頗為密切,他的日記里曾談到陳寶箴之死,明確提出了「陳寶箴舊曆六月二十五日臥病在床,第二天死了。」此外,李開軍還從江西護理巡撫布政使周浩、兩江總督周馥具二人的奏摺中推斷出陳寶箴並非慈禧賜死,實因病而卒。
陳三立
不過,李開軍的這一看法仍存有不少商榷之處,比方說陳三立的敘述,最多可以證明陳寶箴曾患病,但沒有充足證據說明他是因病而死,其他的證據更有待考證。在此基礎上,以劉夢溪、鄧小軍等為代表的學者發現了一些新的證據,可以說明陳寶箴實被慈禧賜死。劉夢溪早年曾根據近人戴明震先父遠傳翁的手稿認定陳寶箴是因慈禧的密旨而自縊身亡,其有言曰:「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六月二十六日,先嚴千總公率兵牟從巡撫松壽馳往西山峴宣太后密旨,賜陳寶箴自盡。寶箴北面匍匐受詔,即自縊。巡撫令取其喉骨,奏報太后。」慈禧之所以要在戊戌政變後的一年多賜死陳寶箴,與珍妃的老師文廷式有關,慈禧曾對文廷式動殺機,可是陳寶箴不但不配合,反而事先給文廷式透風,這讓慈禧十分不滿,因而促使了她要殺陳寶箴之決心。
有關慈禧賜死陳寶箴的原因,鄧小軍曾列舉了兩點:第一是陳寶箴早先與維新派的密切關係,讓慈禧早就將之視為大敵;第二與庚子之禍有關,慈禧唯恐帝黨乘機再起,因而不惜殺害被視為帝黨首要人物的陳寶箴。在此基礎上,他將陳寶箴被賜死的行為稱之為「殉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夏敬觀曾作《寄懷陳伯嚴》詩,及陳三立答詩《紀哀答劍丞見寄時將還西山展墓》,二詩都毫不諱言地指出了陳寶箴是「殉國」而死。
陳三立與家人春遊北平吳氏海棠園(1936年)
此外,劉曾在2014年撰文提供了陳寶箴之死的新證據——《散原精舍詩》,這首詩作於陳寶箴死後一年零三個多月,陳三立曾在詩中暗示陳寶箴是被慈禧賜死的。詩中陳三立使用了吳王夫差賜死伍子胥之典故,詩中有一句是「俯仰已迷蘭芷地,伶俜余吊屬鏤魂。」「伶俜」二字指孤兒,「屬鏤又作「屬盧」「屬婁」等,屬劍名,《左傳·哀公十一年》曾有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屬鏤之劍自刎一事的記載:「王聞之,使賜之屬鏤以死」。因此屬鏤的用典可以被視為一有力證據。可以說,目前來看陳寶箴是被慈禧賜死一說更具說服力。
參考文獻:
劉夢溪:《陳寶箴死因之謎》,《百年潮》2001年第2期。
李開軍:《陳寶箴「賜死」考謬——與劉夢溪、鄧小軍兩先生商榷》,《文史哲》2011年第332卷第1期。
鄧小軍:《「殉國」:陳寶箴之死的新證據——夏敬觀、陳三立贈答詩二首箋證》,《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
劉夢溪:《陳寶箴系慈禧密旨賜死新證》,《光明日報》2014 年9月2日。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