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 · 歷史 ·

57年,一向樂觀的陳賡給妻子寫信,無奈吐露心事:但我不能這樣做

陳賡是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黃埔三傑」之一,也是我黨隱蔽戰線的出色鬥士。在戰友的眼中,陳賡樂觀開朗,軍事能力很強。在孩子們的眼裡,陳賡是一位柔情似水的父親。但在妻子的眼裡,陳賡也是一個心事重重的人。

1957年,在工作間隙,一向樂觀的陳賡給妻子寫信,透露了他的心事:但我不能這樣做。那麼,陳賡當時在想什麼呢?

陳賡透露心事

對於自己的孩子,陳賡對他們要求很嚴格,就連他最喜歡的女兒穿的都是帶補丁的衣服。

父母嚴格要求他們不能挑揀經過修補的破舊衣服,所以弟弟小時候穿陳知進的衣服總會被同學笑話。

因為媽媽來自江南人家,從小練就了一雙巧手,所以在戰爭年代,每當有人生了孩子,陳賡就會讓他們去找傅涯,給孩子做衣服。

陳賡看起來很是健壯,但只有傅涯知道他身上有多處傷,他腿部肌肉萎縮,落下了終身殘疾,新中國成立後,他的傷也會時常發作。

對於陳賡的身體來說,1957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他的工作特別繁忙,2月下旬到南方檢查工作,並勘察地形;3月又從上海出發勘察沿海島嶼。由於過度疲勞,在一天晚上摔倒在浴室,但他並不在意,繼續工作。

4月回京,6月底又離京,來到了炎熱的廣東和福建繼續進行軍事勘察。

這年9月,陳賡率領一個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10約見返回北京不久後,又去南方參加海陸空軍部隊聯合舉行的一次大規模演習。

其實在3月初,陳賡到南京視察工作時,就給妻子寫了一封家書,信中也表露了他的心事。

其實,陳賡從朝鮮戰場回來之後,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毛主席讓他去建設軍事工程學校,他不顧自己的腿傷,經常深入工地,多次爬上腳手架和工人交談,察看工程質量,僅僅7個月的時間,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的36幢教學科研大樓拔地而起。

哈軍工建立後,相關教育學工作逐漸步入正軌,陳賡卻病倒了。陳賡心梗被搶救過來後,第一時間也是在關心哈軍工做的工作。他再一次病倒後還說:「我活著就要干!」

戰爭年代留下的傷痛、長期艱苦的生活和超負荷的工作,使得陳賡的身體每況愈下,但他仍然慣著哈軍工。直到逝世的前一天,陳賡還在構思著《作戰經驗總結》,強忍著病痛看材料、寫提綱,想為哈軍工學子們留下一些東西。

到了1957年,他身心俱疲,給妻子寫下了一封家書。

親愛的涯:

……這次在南京,曾乘暇去雨花台憑弔烈士,在許多陳列的照片中,發現了很多是我過去的老戰友和難友,一時情不自禁,潸然淚下。

因此,想到我還活著,較之他們(烈士)占了大便宜,如果我還不振作,如今有些疲憊感的話,那我太對不起他們了。這幾天總是想著您和兒女們,涯子的活潑天真時時繞著我的心靈,有時竟想早些言歸,但我不能這樣做……

你好!

吻你並建、進、庶、涯!

您的賡

三月八日

1957年3月8日

在這封家書中,陳賡告訴妻子,自己身體不好,再加上思念家人,想早些回歸,回歸家庭。

但想到如果自己一些鬆懈,不振作,就對不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們,所以也不能這樣做。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後,繁忙中的陳賡也會經常想起那些戰鬥,想起過去的那些往事。所以,為了對得起他們,陳賡始終在堅持工作著。

陳賡不忘過去

1957年,陳賡從上海回來,傅涯就發現他的臉色很不好看。陳賡也表示自己需要請假,傅涯知道陳賡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如果說出來那就表明,他一定是非常累了。

陳賡第一次心臟病發病時,傅涯去上班不久,一進門就發現陳賡躺在客廳的大沙發上,小兒子知涯發現了他的異樣,他發現爸爸哭了,大家都不信,直到他叫來司機老趙才知道陳賡倒在地上,滿臉都是冷汗。

他趕緊給北京醫院打電話,醫院派來一個搶救小組,陳賡的脈搏、血壓都沒有動靜,病情嚴重,診斷為心肌梗塞。急得就連彭德懷等領導都來了,這次發病,幸虧搶救及時。

陳賡在醫院住了三個月,回到了冀中。

後來他來到北戴河療養後就馬上回到北京上班,醫生給他定下了規矩,每天只能少量時間去上班,但他全然不顧,沒日沒夜地幹了起來。

陳賡對自己的病不在意,心中只有工作。他的胸口經常痛,每當疼痛的時候,他就不停地用手按壓,久而久之,襯衣的那塊地方都破了。

1959年,他的心肌梗塞再次發作,中央軍委決定逐漸減輕他的工作,讓他退到第二線。對此,陳賡心裡很是不舒服。

到了1961年初,陳賡的心肌梗塞擴散的面更大了,但他還是像戰爭年代一樣,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常常說道:「過去打那麼多仗都沒有死,活到現在已經不容易了,這點病算得了什麼。」

當然在生病之餘,他仍然提醒孩子們不要忘記革命勝利的不容易。

他給孩子們講過去的故事,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深深地感嘆道:

「為了革命需要鍛鍊應付各種困難環境的本領,機智靈活地對付狡猾的敵人,善於抓住各種可以利用的條件,才能轉敗為勝,完成任務。」

在陳賡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還和他的老戰友相約要一起去井岡山看看。雖然他沒有在那裡戰鬥過,但他參加過的南昌起義曾在那裡點燃,那裡也是他們保衛過的聖地。

他也想到抗戰時長期戰鬥過的山西太岳區老根據地看看,但他又感嘆如何面對老區人民:「使他們支持養育了部隊,而我帶出的部隊犧牲了那麼多人,她們如果向我要兒子,要丈夫呢?」

那年他已經到了太原,但因為中央要開會,被叫了回來,這讓他很是遺憾。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父親和母親帶著兩個弟弟回到了他們的故鄉湖南湘鄉。那個時候正值困難時期,陳賡看到面黃肌瘦的老鄉和飯桌上豐盛的飯菜,他知道這是大家為了歡迎他,專門做出來的飯菜。

他提出要看看米桶和穀倉時,大家面面相覷,他們沒想到陳賡會這樣做。當陳賡看到空空如也的米桶和穀倉,心酸不已,他並沒有責備幹部們,只是告訴他們要實事求是。

回京後,他還是想辦法給縣裡撥了一些部隊退役物資。

在孩子們的眼裡,父親是一個樂天派,但是多年的從軍生涯傷害了他的心臟。為了能早日恢復健康,他聽取了醫生的建議在家裡鍛鍊身體,拿起毛筆字練字。

在他去世前不久,得知中央號召高級將領寫回憶錄時,他非常興奮。他開心的說道:「原來生病也可以為黨做工作的」,為此他耗費了所有的精力,走到了生命的最後。

在他臨終前的夜晚,傅涯勸他要注意休息,他卻說道:「機器一開動,哪能停下來。」

沒想到這句話成為他的遺言。對於陳賡,就連對手都佩服不已。一位台灣朋友告訴陳賡的家人,國民黨高級將領余漢謀在臨終前曾感嘆道:「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陳賡那樣的人都到共產黨那兒去了。」

1961年3月16日8時45分,陳賡積勞成疾因病逝世,當時,他最小的孩子還不到6歲,傅涯一邊把孩子們培育成才,一邊整理陳賡的遺稿,並委託幾位同志進行了整理,出版了《陳賡日記》。

她深情地說道:「也算是償還一點自己對他生前照顧不周的心意吧!」此情,令人動容。

喔!快樂的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