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是一種以矛為主體,結合戈的優點創製而成的兵器,為古代中華民族所特有。《三禮圖》解說:戟寬寸半,柄長一丈六尺。柄前安置直刃,旁邊枝生橫刃,謂「三鋒戟」。持戟者握柄直前,可刺、可鉤、可割,還可叩擊,因而其殺傷力比戈和矛都強。西漢楊雄撰《方言》,真實地記錄了漢代各地對戟的多種稱謂:「楚,謂之孑」、「秦晉之間,謂之(鐵加演)」、「吳楊之間,謂之戈」,還有叫棘等名的。
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戟始於殷商時代。在河北藁城台西的商代遺址中,曾經出土過一支青銅戟,有人認為這是我國最早的戟。1975年,北京昌平縣白浮村出土的一批青銅兵器中,有兩件戟。經考證,多數學者認為,它們是戟創製於春秋時代的真實寫照,其歷史已有三千多年了。
西周時期的戟,都是用青銅整體鑄成的。目前出土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是以矛為主,旁邊生一橫刃;另一種則以戈為主,柄裝於矛體上的安柄的孔中,以突出前伸的鋒刺。前者的刺殺力較強。青銅是銅、錫、鉛三種金屬元素的合金,質地較脆,易折,用起來戟頭容易脫落。
聯裝戟
我國的青銅兵器,由於戰爭的需要,到了春秋時代,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在《考工記》中規定,「戈戟之齊」含錫量應為百分之二十。青銅中錫成分的增加,大大提高了戟的堅韌程度。在鑄造工藝方面,發展到戈矛分鑄,聯裝而成。其戟柄有由木製成、竹造的,還有竹木兼用的。
隨著冶鐵煉鋼技術的進步,到了戰國時期,出現了用鋼鐵鑄造的兩戈一矛或三戈一矛同柄式的鐵戟。其矛尖細長,戈刃鋒利,成為步、騎兵的主要兵器。椐《戰國策.趙策》記載:公元前259年,秦兵進攻趙國,平原君及其門客毛遂等人到楚國求援。平原君和楚懷王談了半天都無結果,虧得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時說:「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這「百萬」之數,可能有些誇大,但能說明楚國的兵士幾乎人人都裝備有戟;這「持戟」之人,也可能是泛指手持戟及其他兵器的士卒們。
兩漢以後,為了提高殺傷力,出現了一種帶有小枝的戟。其小枝與戟體垂直橫出後,枝刺稍向上弧曲。椐《後漢書.呂布傳》記載:三國時,袁術遣將攻打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救。呂布率步騎千餘馳往,並設計調解。於是,呂布屯兵沛城外,派人把紀靈和劉備請到營中飲酒。「乃令軍侯植戟於營門,布彎弓顧曰,諸君觀布射戟小技,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鬥。布即一發,正中戟枝。靈等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復歡會,然後各罷。」呂布彎弓所射之戟,就是帶有小枝的戟。
呂布轅門射戟劇照
三國時期戟的種類,除長柄戟以外,已經有了短柄手戟和雙戟。《後漢書.呂布傳》中說,呂布認董卓為父,有一次董卓向呂布發脾氣,「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顯然,這種手戟,是一種短柄的戟。又《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公元218年)吳主孫權「親乘馬射虎於庱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有些雙戟的份量很重,如魏將典韋,作戰時喜歡持八十斤重的大雙戟。是故,許多大將都以戟為兵器:有魏將張遼當吳主孫權率十萬眾合圍合肥時,就「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還有吳國的太史慈與孫策對斗時,「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等。此外皇帝常把戟作為賜物授與大將功臣。如吳主孫權封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鎮守丹陽,「授啟戟武騎三百」。這種啟戟,據《古今注》解說:以赤油韜之,亦謂之油戟,亦謂之啟戟。
據《晉書》記述:陶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董元)等」。足以說明,戟仍是晉軍中的武器裝備。晉以後,盛行鋼鐵甲冑,將士們頭部的防護力大大增強。僅靠刺、鉤、啄殺傷敵人的戟,其作用隨之降低,逐漸演變為儀仗之物。根據隋制,宮殿、王廟、國學及各級衙門的門外左右,均設架列戟,以示威儀。亦有「私門立戟」者。因「三品以上,門皆列戟」,文武官員卻以門前列戟為榮。這種門戟,造型華麗,一般用木製成。
門前成列戟
到了唐代,由於武器廢長興短,以鐵代銅,戟被從戰場上淘汰下來。根據唐制規定,只有官、階、勛都在三品以上的官,門前方可列戟,成為高級官員表示崇尚身份的儀仗之物了。另外,戟還存有健身和表演的作用,成為民間演練的器械。
方天畫戟
宋代兵器雖沿襲唐制,但長柄刀仍是軍隊常用兵器之一種。《武經總要》中列有屈刀、偃月刀、眉間刀、鳳嘴刀、筆刀、掉刀、戟刀等七種形式。其中戟刀是戟的演化。清代長槍類中的戟槍,亦可視為戟的變種。
現代戟的種類很多,可分長柄單戟和短柄雙戟兩大類。長戟中有左右對稱兩個月牙的稱「方天畫戟」;一側有月牙的叫「青龍戟」。短柄戟也有單月牙和雙月牙之別。
作為中國武術器械之一的戟,其練法主要有剁、刺、探、壓、帶、勾、藍、鑽、掛等。練的方式有單練和對練兩種。對練中,除了戟與戟進行對練外,還有用戟和其他武術器械對練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