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條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穩步推進,凝練北京諸多文化遺產,擦亮北京歷史文化的「金名片」,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銘認為,三條文化帶將北京的山、水、城、道等關鍵要素連接起來,在燕山、太行山、長城、大運河交會處,與北京老城、中軸線一道,構建起了山河城人、家國天下的獨特首都形象。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北京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銘。受訪者供圖
三條文化帶各有獨特文化價值
新京報: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對於北京而言分別有哪些獨特的文化價值?
王銘:京杭大運河在元大都北京城建成的時代,開啟了內循環加外循環的發展之路。中國的南北方通過大運河連接五大水系,同時又通過大運河連接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形成一個絲路運河的交通體系,和世界聯繫到一塊。這樣進一步發揮了北京作為首都的核心功能。大運河北京段體現了元明清大一統王朝時期首都和漕運之間的緊密融合,體現了一種共生關係。
長城因為處於燕山-陰山一線的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上,是農耕遊牧文化、邊關軍鎮文化、京畿防禦文化、和平邊貿文化的典型體現。長城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反映著燕山農牧交錯帶作物栽種技藝與物產製作技藝、長城建造與風物傳說、周邊遊牧民族習俗等特色文化。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則更為複合立體。西山作為太行山最北端,與北京北部的燕山發揮了類似的京師防禦功能,既是「神京右臂」,也是北京與山西、河北北部物資交往和人員往來的通道所在。而永定河則是北京的「母親河」,沖積出了北京小平原。因此,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交通文化、軍事防禦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山水生態文化以及包括皇家文化、宗教文化、陵墓文化等在內的諸多文化形態,在三條文化帶中要素最複雜,面貌也最豐富。
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要有整體性視角
新京報:文化帶建設給北京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帶來怎樣的變化?三條文化帶在呈現形式上有何不同?
王銘:「文化帶」的概念提示我們在做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時,需要有一個聯繫性、整體性的視角。以大運河文化帶為例,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裡面,中國大運河的遺產類型就屬於線性文化遺產,它不是單個的遺產點。通過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我們又進一步增加了「文化廊道」這樣一種視角。它就不只是河兩岸留下的遺產,還要把大運河周邊的人和城市、鄉村全都連接起來。而且這種廊道具有比較強的景觀功能,能夠把大運河北京段沿線的7個區連接到一起,把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在全國具有率先示範的作用。
在呈現形式上,大運河文化帶以大運河北京段的一河兩岸為基礎,串聯運河相關水工設施、漕運遺蹟、倉儲建築、水源湖泊、沿線城鎮村落,並且穿城而過,連接了北京西郊、北京老城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呈現為將運河串珠成線的獨特樣態。長城文化帶是以長城本體保護修復為重點,長城區域聯合保護為主體,整合長城相關資源要素進行點段連接和展示,所以長城這堵「邊牆」的線性形象比較凸顯,尤其是內長城、外長城在北京西北部連接形成「北京結」的獨特形象。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以三山五園-八大處為核心,呈現為一山、一河交叉連接的文化廊道空間,將諸多不同類型的遺產資源點進行串聯,呈現為更擴散的寬帶狀分布。
新京報:三條文化帶的建設能給民眾帶來哪些獲益?
王銘:近年來,北京三條文化帶建設穩步推進,首先是讓民眾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從河道、湖泊到林草、公園,我們可以在很多點段看到藍綠交織、水鳥相依的美麗風景。更為重要的是,三條文化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得以更整體性、系統性地展現在公眾面前。我們從中得以更好地閱讀北京這座具有七十萬年人類史、三千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的獨特城市,進而理解首都文脈,讀懂古都北京。